騎記 公路自行車R1
前往購買
R1 公路自行車
環法標準的專業公路自行車

專業配置,一步到位!
整車7公斤
剛性與舒適絕佳平衡
高端碳纖維制造技術
標配碳纖維功率計輪組、電子變速
基于Qi-Cloud的運動服務

2016紅點設計獎(整車)
2016紅點設計獎(輪組)

2016臺北自行車創新設計獎

2016-2017德國EFBETP測試認證

7
公斤
一輛車
核心部件重量
車架 (M): 850克
前叉重量: 340克
坐桿重量: 218克
注:以上重量不包含5%的制造公差
推動電變革命
搭載SHIMANO Di2
電子變速系統完整套件
QiCYCLE R1公路自行車拋棄機械變速系統,
全面搭載全套電子變速系統,讓每個車手都能
體驗職業車手的操控感。
綁定騎記APP
全面獲取運動核心數據
精準獲取核心運動數據,通過騎記 Qi-Cloud 進行分析并提供專業數據報告,
協助車手評估每一次騎行運動狀況,為訓練提供專業依據。






整車配置

2x11電子變速

功率計

開口寬圈碳輪
-
車架
QiCYCLE R1 T800級高模量碳纖維車架,錐形1-1/4"全碳底檔,內走線
-
電池
Shimano SM-BTR2
-
前叉
QiCYCLE R1 F一體成型前叉
-
飛輪
Shimano Ultegra CS- 6800 11- 28T
-
把立
QiCYCLE RAS- D6302 Alloy 90mm
-
鏈條
Shimano Ultegra CN- 6800
-
車把
QiCYCLE RHB-A-6510BTAR38,Wide 410mm, Reach75mm,Drop125mm
-
牙盤
Shimano Ultegra FC- 6800
-
把帶
Fizik Superlight 2mm
-
輪組
QiCYCLE W3526C- QPM
-
坐墊
Fizik Airone R5
-
外胎
Maxxis Columbiere 25C,120TPI
-
剎車系統
Shimano Ultegra BR-6800F/ R
-
坐桿
QiCYCLE R1SP 250mm
-
變速系統
Shimano Ultegra 6870 Di2
備注:宣傳頁面的自行車腳踏為參考示意,實際按出廠配置腳踏為準。
車架幾何

- A:Seat Tube Lenth 立管高度(mm)
- B:Seat Tube Angle 固定立管角(°)
- C:Head Tube Lenth 頭管高度(vmm)
- D:Head Tube Angle 頭管角度(°)
- E:Top Tube Lenth 等效上管長度(mm)
- F:BB Drop 五通下降高度(mm)
- G:Chain Stay Lenth 鏈叉長(mm)
- H:Rake 前叉偏移值(mm)
- I:Standover 跨高(mm)
- J:Wheel Base 軸距(mm)
- K:Trail 拽距(mm)
- Reach:車架水平尺寸(mm)
- Stack:車架垂直高度(mm)
SIZE | S | M | L |
---|---|---|---|
A | 496 | 515 | 531 |
B | 74° | 73° | 73° |
C | 110.3 | 121.6 | 145 |
D | 71.2° | 72.4° | 73.2° |
E | 494 | 525 | 540 |
F | 70 | 70 | 68 |
G | 400 | 400 | 402 |
H | 50 | 50 | 45 |
I | 468 | 485 | 502 |
J | 966 | 976 | 982 |
K | 61.3 | 53.5 | 54 |
REACH | 336 | 383 | 391 |
STACK | 521 | 534 | 553 |
備注:眾籌期間暫時僅提供最適合亞洲人身材的M Size,適用人群身高為168-176cm。
測試及認證

TUV SUD測試

EFBe測試

ISO4210- 2014認證

GB3565-2005認證

UCI車架組認證
內三角截面前叉
相對于一般的橢圓/扁平截面前叉能夠有一定剛性優勢。
內藏與舵管獨特的花心設計。
Teat(測試項目) | NT |
QiCycle R1 |
Cannondale Super Six Evo |
Cervelo R5 |
---|---|---|---|---|
Weigh(重量)/g | STD | 344 (連螺紋圈套) | 393 | 306 |
Stiffness(剛性)/mm |
>2.5 >2.5 >4.5 |
1.71 1.75 4.04 |
1.98 2.03 3.48 |
1.81 1.78 3.52 |
獨特的拉芯設計
防止碳纖維斷裂
螺紋鋁套除了具備膨脹花心的功能外,還提供額外的抗剪力,
防止把立鎖緊力超標而引發的碳纖維斷裂。
創新型的坐墊夾頭設計
讓一切變得有條不紊
提供超大的坐軌前后調節范圍,左右方向簡明易懂的固定方式,
實現了坐墊的前后和水平高低的獨立調節,讓一切變得更細化和有條不紊。
坐桿的內部預置了水滴形內壁專用Di2電池托架,通過卡簧牢牢地將電池隱
藏于車架組內部,最大化實現Di2電子變速的整合優勢。
一體成型后三角
高精度換取更舒適與極輕量
利用杠桿原理,把后上叉和后下叉的夾角減少5°,輕微改變顛簸路面對人車反作用力的傳遞,降低垂直剛性的同時后上叉、后下叉和中空后爪鉤為單個模具一次成型,避免了多次膠合帶來的重量和精度問題。Nano級環氧樹脂,有良好的微觀裂紋阻斷及防擴散性和微逼真吸收性。全碳后爪鉤和7075鍛造后撥勾為變速的動作提供強有力的保證。
不對稱形狀五通
更合理的結構剛性
在自行車踩踏的核心部位,BB86規格和不對稱形狀五通對于性能的榨取是顯而易見的。
借助碳釬維的特性我們對立管、下叉和五通的荷載進行系統性考量,
按照剛性/重量比一絲一毫地分析應力分布方向和碳布鋪層,而非一味的加粗管徑。

超輕量
來自三大核心碳纖維制造技術


超高順向度
采用一次性矽膠內模,
讓拐彎處的碳纖維更連續順滑,
增加20%的成本以換取2.5%的剛性提升,
力量傳遞更有效!


超低空孔率
超出傳統46.7%的超高壓成型(220psi),
顯著降低整體厚度和空孔率,
同時提高界面結合強度和層間剪切強度(ILSS),
受力更均勻!


高模量碳纖維
綜合運用各級碳纖維,
針對不同管件進行不同層間排布,
車架形變更小!
碳纖維輪圈技術
-
車圈高度
35mm -
車圈外寬
26mm -
輻條孔數
F20 R24 -
前輪重量
640g -
后輪重量
960g -
快拆重量
22g
碳纖輪圈
230°C 超高溫剎車承受能力
使用UTG(超高玻璃化溫度樹脂),
剎車時輪圈可承受230°C超高溫,遠離“燒框”;
35mm車圈,輻條區增強碳環技術與獨特的U型截面,
使輪組達到剛性、輕量和抗側風性能的完美平衡,
品質更高同時壽命更長。
標配功率計
進入數據化騎行時代
功率數據采集精確至±2.5% 磁吸充電,防水可靠固件通過BLE接口升級
采用超順滑花鼓,減少力量損失 ANT+標準設備直連獲取功率/速度數據


QiCYCLE R1 的功率數據同其它專業功率計數據誤差在2.5%以內。
數據來源:使用QiCYCLE R1公路自行車搭載四種品牌功率計裝置,由臺灣
測試車手在臺中多路面環境騎行120公里后獲取的數據。